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9:00-20:00

    客服电话

    13889952555

    电子邮件

    1463302555@qq.com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活动资讯
10460 0 0 2022-6-27 01:54

我要去惠东|承非遗 载文明

来自: 惠东发布 收藏 分享 邀请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惠东,在山海统筹联动发展的开拓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保护利用好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惠东,在山海统筹联动发展的开拓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保护利用好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惠东县现有县级以上⾮物质⽂化 27 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物质⽂化遗产——惠东渔歌,以及五凤朝阳、舞鲤⻥、九⻰峰祖庙庙会等6个省级⾮物质⽂化遗产。在茫茫大海之边,或是在郁郁青山之间的古城古村,静静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文化的传承,镌刻着一波又一波游子的乡愁。此行,《我要去惠东》全媒体品牌宣传活动以手绘画中画的形式,将惠东部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展示于众。


图片

(扫描上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画中画,体验更多惠东民俗文化


刚过去的端午节,惠东人最为期盼的夏季盛事,非赛龙舟莫属。

这种执着,是属于水乡人的情结。无论是在无边的大海还是田间小河,已经传承百年的龙舟竞渡都蕴含着同一个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惠东渔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熠熠生辉。一首歌一件事,曾是以浪为枕,对月而歌的自忧,如今唱响了新时代的喜悦,书写崭新的篇章。

这种从宋朝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的浅海渔歌,广泛流行于惠东港口、平海、稔山、巽寮、黄埠盐洲等地,具有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与广东其他沿海渔村的渔歌同出一宗,但又受到地方风俗、语言、文化、庙堂文化、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的影响而独具特色,曲调品种多样,旋律韵味独特,在音乐创作和歌词创作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图片


惠东一片海,孕育出了传唱千年的惠东渔歌。曾为海防卫城的平海古城,则像一个艺术的摇篮般,把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外来文化、民俗,在这里糅合成了新的文化艺术,并传承至今。这里有世代相传600年的岭南特色传统民间艺术——舞凤;也有每逢传统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都会表演的“舞鲤鱼”,还有元宵的“闹花灯”“偷青”,农历三月三的“摆戏台”,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拜月会……”,无论是舞龙、舞凤,还是舞鲤鱼,都寄托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愿望。而这些古老文化的别样魅力,也滋养着惠东这座城市的文明之魂。


图片


闹元宵,通常是开春最热闹的时候。舞龙的习俗沿袭到各地,也是各具创意。吉隆镇会舞起草龙,挨家挨户给村民送去福气。安墩镇的元宵,插满香枝的“火龙”,会在鞭炮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龙身舞动,点燃的香随风飘动如流星般闪烁。

历史和文化,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寻常巷陌里、苍古大树下,中国象棋的对弈随处可见。惠东稔山长排村是象棋国际大师吕钦的故乡。儿时的吕钦,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对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步步成长为象棋国际大师的。


图片


龙形拳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拳术之一,源于清朝乾隆时代,如今也已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梁化龙行拳第五代传人温国生熟练着龙形拳五形合一的马步和内功心法,出于保护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他一直不分地域广招南少林龙形拳习武爱好者,立志尽余生之力,让古老的龙形拳文化在家乡再兴,努力地帮助大家感受文化、触摸历史。


图片


我们长养的这片土地,祖祖辈辈用经验和智慧,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化遗产,它们如此厚重,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流传至今。这是一种⺠族的⽂化印记,是⼀个⺠族、⼀个地区的⽣活⽅式。

前人的创造,令人珍视。而如何博古通今,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让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并激活它的生命力,是一个深刻的课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阅读排行RANKLIST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德法传播COMMUNICATION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德法共治的必然要求,要求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效性。我们致力于德法文化传播、爱国教育、社会治理社区矫正服务,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13889952555
关注我们
  • 访问移动手机版
  • 官方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 2017-2021 德法网( 粤ICP备17142761号 ) 技术支持: 嘿老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