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9:00-20:00

    客服电话

    13889952555

    电子邮件

    1463302555@qq.com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活动资讯
10454 0 0 2023-9-23 23:13

文艺“乡建”丰收时!惠州博罗农民丰收节走起“文艺范”

来自: 惠艺湾 收藏 分享 邀请

9月23日,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惠州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博罗县横河中心小学举办的以“文艺‘乡建’ 助力振兴”为主题的博罗(横河)农民丰收节活动。 ... ... ...

秋分至,稻菽熟,丰收时。9月23日,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惠州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通过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在全市陆续拉开帷幕。其中,最为特别的莫过于当天在博罗县横河中心小学举办的以“文艺‘乡建’ 助力振兴”为主题的博罗(横河)农民丰收节活动。
图片
村里来了“艺术村官”
秋意正浓,颗粒归仓,辛勤耕耘的农人们,面带笑容,迎来了五谷丰登的时刻。
“原来,家乡的美,还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
23日上午,一群来自博罗县横河中心小学的师生,围拢在了学校教学楼一楼走廊处,跟随现场一幅幅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的展陈,一边驻足观赏,一边发出了感慨。
作为本次“文艺‘乡建’ 助力振兴”博罗(横河)农民丰收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主办方惠州市文联和博罗县委宣传部,联合惠州市、博罗县各文艺志愿组织,在活动现场举办了书法、美术、摄影艺术作品展,共约80幅作品,用文艺入乡展览的方式,呈现美丽乡村的丰收图景。
图片
视线的另一边,不少来自横河镇当地的居民和村民们,聚集在了学校操场的一处树荫下,“现场直播”多位文艺家“挥毫”,目睹一幅幅展现横河乡村振兴新貌的精美书法、美术文艺作品创作出炉。
“这是我们联合各文艺组织举办的‘喜庆丰收’书画创作笔会,现场创作的文艺家老师们,也正是学校走廊里艺术作品展的作者们!”惠州市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展出的作品还是现场创作的作品,都传递出了众多文艺家们对乡村振兴的热情表达,凝聚着他们对农民丰收、乡村发展的独特艺术思考。
除了书画作品,现场的摄影展作品,均来自惠州市摄影家协会众多杰出摄影家们,在横河镇采风时创作的作品,而通过本次特别的农民丰收节活动,他们也有了个全新的称谓——“艺术村官”。
当天还专门为横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惠州市摄影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进行了揭牌,并为5名惠州市摄影家协会艺术家颁发了“艺术村官”聘书。
记者看到,现场还设置了农特产品展销区,共有20个展位,集中展示展销博罗和横河的农特产品,包括横河大米、东角番薯、西角油柑子、下河九品香水莲、横河大笼粄、柏塘山茶、客家婆豆腐花等,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吸引广大群众驻足和购买,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呈现出一派硕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一村六艺”落地畲乡
农民丰收节,不只是这一天的热闹与欢腾,而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让更多文艺的力量走进乡村、融入广大村民生活。
“艺术村官”为何会出现在横河?据介绍,这是惠州市文联按照中国文联、中央文明办《“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中“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基层文艺创作和生产、培训基层文艺人才、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等4个方面任务展开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的精神,推出“文艺‘乡建’ 助推振兴”试点工作一步步展开的。
惠州市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试点工作计划,正在积极推动艺村互动、打造“一村六艺”,即一村一史、一村一歌、一村一舞(武)、一村一诗(村规民约)、一村一廊(文化艺术长廊)、一村一视频(宣传视频和非遗)特色品牌的有效落地,借助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活动契机,选取博罗县横河镇作为“一村六艺”特色品牌打造的创作、展示先行地,举办独具文艺特色的“文艺范”农民丰收节活动,引领各艺术家协会、各门类艺术家、文艺志愿者深入横河,深入群众、深挖特色,创作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图片
“山歌越唱越精神”“欢迎您到横河来”……当天的农民丰收节活动,除了文艺家们和“艺术村官”们纷纷“亮绝活”,现场还精心组织了“惠民大舞台”文艺演出,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黄红英为广大村民献唱了多首客家山歌,而来自横河当地小学的师生也为大家带来了独具畲族特色的歌伴舞《畲寨传喜讯》,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节目表演之余,为充分融合横河镇特有的畲族文化,活动现场还结合畲乡农特产品展销,搭建了“畲语现场教学互动台”,由当地畲族小学的畲语老师为到访观众教授简单的畲语。
横河镇的嶂背畲族村,是惠州市博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行政村,畲族先民迁徙至此地距今已有600余年,这里还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人口最为集中的畲语遗留地,成为众多语言学者研究的“标本”。
图片
作为“一村六艺”特色品牌打造的创作、展示示范先行地,未来,惠州市文联将重点结合嶂背畲族村当地民间故事、歌谣、服饰、信仰、习俗等民族文化特色,发动各文艺群体和资源,发挥“艺术村官”的积极作用,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畲村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让“一村六艺”真正落地乡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阅读排行RANKLIST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德法传播COMMUNICATION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德法共治的必然要求,要求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效性。我们致力于德法文化传播、爱国教育、社会治理社区矫正服务,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13889952555
关注我们
  • 访问移动手机版
  • 官方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 2017-2021 德法网( 粤ICP备17142761号 ) 技术支持: 嘿老头网络